首页 > 热点 > 正文

2023中国绿色基础建设行业发展分析及趋势预测 热推荐

未来光电元器件行业市场机会在哪?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"十三五"规划》指出,到2020年,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基础建设行业推广比例大幅提高,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%,绿色基础建设建材应用比重超过40%。全国已评出7235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,总建筑面积达到8.2亿平方米。预计2022年全国评出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将达到82411项,总建筑面积达到93.40亿平方米。

绿色基础建设应遵循现代开放、端庄朴实、简洁流畅、动态亲民的建筑形象,从选址到格局、从朝向到风向、绿色基础建设从平面到外向、从间距到界面、从单体到群体。国内绿色基础建设企业数发展迅速,在这十年期间,国内绿色基础建设企业数增长24583家,增长34.7%,每年的平均增速为3.5%。

2023中国绿色基础建设行业发展分析及趋势预测


(资料图)

绿色基础建设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,分析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,挖掘应行业的市场潜力,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,提供对绿色基础建设行业产业规模、产业结构、区域结构、市场竞争、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,清晰发展方向。

能源基础设施使用周期长,会持续产生二氧化碳排放,有碳排放锁定效应。报告指出,2020年全球火电、钢铁、水泥和陆地交通运输部门共排放二氧化碳241亿吨,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1%。如果这4个行业现有能源基础设施按历史平均服役寿命和设备投运率运行,绿色基础建设在未来数十年内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约为4800亿吨 。

全球火电和水泥行业能源基础设施年均新建速率均为3.2%,近5年来平均新建速率分别下降至2.7%、1.6%。全球钢铁行业能源基础设施新建速度,近10年基本维持在2%左右。

《巴黎协定》提出,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努力控制在1.5摄氏度之内。随着人为源不断排放二氧化碳,剩余的碳排放空间正在迅速缩小。据测算,到2020年,2摄氏度和1.5摄氏度目标下剩余的碳排放空间,分别约为3500亿—5100亿吨、11000亿—14000亿吨。

“十三五”时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了10.4%,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4.9个百分点。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加值明显提升,由约1.8万亿元增加到3.8万亿元。

“十三五”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主要目标顺利完成,绿色基础建设还体现在创新能力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。从创新能力看,2016—2019年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7.7%。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看,截至2020年底,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96%,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108%。

今年将出台“十四五”新基建规划,加快推进“两新一重”建设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拓展5G应用,加快工业互联网、数据中心等建设。在新型城镇化方面,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。在重大工程方面,及时推进川藏铁路、西宁至成都铁路、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等交通水利重大项目。

绿色制造服务能力全面提升,培育184家绿色制造供应商,绿色基础建设为超过7000家企业提供服务,实施绿色改造项目8000余个,完成合同额近200亿元。绿色制造体系形成规模,工厂、产品、工业园区、供应链等领域绿色制造典型不断壮大。绿色标准化基础能力全面提高,全年支持绿色制造标准立项276项、报批135项,开展967个标准研究项目,陆续组建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化工作组,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基本健全。

绿色基础建设设施项目,建设期可以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、绿色债券等获得较低成本的建设期债务资金;达到稳定运营期后,再通过REITs上市再融资,形成具有示范性的绿色项目投融资退出路径。绿色基础建设行业可以丰富资金来源、拓宽融资路径、降低财务费用与负债率、提升周转效率、盈利能力与流动性、实现商业模式的绿色良性循环。

到2025年,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,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,碳减排扎实推进,城市整体性、系统性、生长性增强,“城市病”问题缓解,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,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,绿色基础建设行业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高,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。

到2035年,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,碳减排水平快速提升,城市和乡村品质全面提升,人居环境更加美好,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,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。

中研研究院出版的我国绿色基础建设市场价格走势分析

一、绿色基础建设市场定价机制组成

二、绿色基础建设市场价格影响因素

三、绿色基础建设价格走势分析

四、2023-2027年绿色基础建设价格走势预测

报告还对全球的行业发展态势作了详细分析,并对行业进行了趋向研判,是经营企业,服务、投资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态,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,对中国及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、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、竞争替代产品、发展趋势、新产品与技术等进行了分析,并重点分析了中国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,以及中国行业将面临的挑战、企业的发展策略等。

绿色基础建设市场调研如何?中研研究院对该行业作了详尽深入的分析。更多行业具体详情》。

标签:

上一篇:世界信息:职场上,宁可做一个会哭的人,也不要做一个懂事的员工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阅读
猜你喜欢
精彩推送
社科